日前,A股多家日化企业陆续披露2018年年报及2019年一季度报,合7家公司业绩表现,2018年的上市日化企业可谓“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名臣健康、御家汇、拉芳家化逃不过日化企业上市后业绩下滑的“行业魔咒”,另一边,上海家化、珀莱雅录得营收、净利润的双位数增长。
上海家化、珀莱雅成绩亮眼
ST南风、两面针业绩“过山车”
首先从营业收入规模看,作为国内日化龙头的上海家化取得营收规模首位的佳绩。财报显示,2018年其营业收入实现71.38亿元,同比增长为10.01%。其次为珀莱雅,其2018年实现营收23.61亿元,同比增长为32.43%。
御家汇去年在营收方面提交了一份较为满意的成绩单,2018年营业收入录得22.45亿元,同比增长36.38%,但净利润收入仅为1.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7.53%。
拉芳家化、名臣健康与御家汇同为“难兄难弟”,均录得净利润同比下降。名臣健康的净利润下跌幅度最大,2018年其净利润为2966万元,同比下滑38.86%。拉芳家化2018年实现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下降7.88%。
险些被退市的ST南风成为去年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的企业,2018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7亿元,同比增长163.5%。如此,“侥幸”逃过一劫的ST南风剥离了涉及退市风险。
同样,经历“过山车”般业绩变化的还有于2018年扭亏为盈的两面针。2017年年报,两面针净利润为亏损1.4亿元,到了2018年上半年,两面针的净利润仍为亏损1212万元。但2018年年报,其却逃离了被“戴帽”危机。财报显示, 2018年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1.97万元,同比增长115%。
除了主营业务为日化产品的企业,记者也梳理了涉及销售日化产品的上市公司业绩情况。这类公司跨界美妆领域后,部分在资本市场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从云南白药、片仔癀、马应龙、青岛金王等几家跨界日化行业的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表现看,除了马应龙的净利润收入同比下降44.94%外,其余企业均呈现正向增长。如2018年片仔癀营收、净利润分别实现48亿元和1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8%和42%,细分到片仔癀的日用化妆品业务,2018年该业务营收达近5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10.42%。青岛金王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4.56亿元;其中化妆品营业收入达35亿元,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39.31%。
渠道优化调整成增利“阻力”
2018年名臣健康、御家汇、拉芳家化3家企业的业绩表现出明显颓势。名臣健康在财报中提到,2018年业绩下滑主要是公司为适应市场主动调整传统流通渠道、优化渠道环节及经销商、调整部分产品结构等原因造成收入的减少。
御家汇自宣布停止收购阿芙精油母公司北京茂思后,于近期又陷入业绩“泥潭”。对比御家汇上市前后表现,可见其营收、净利润等数据差距悬殊。御家汇在年报中解释,净利润减少是由于公司日化行业营业成本比去年上升了三成,此外,同样因加大渠道建设力度,使得公司管理费用提升了34.54%。
上市两年后仍在业绩下滑范畴内打转的拉芳家化,也解释称净利润下滑则因其销售渠道仍以经销渠道为主,受新兴渠道冲击较大,同时还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制假售假等多种因素影响。
名臣健康净利润下滑最大,解释的原因也是受市场环境变化和销售渠道调整的影响,导致的营业收入下降。
与此同时,资生堂、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国际化妆品集团发布的2018年度财务数据无不显示出中国市场的强劲,宏观经济因素也未抑制中国消费者对高端护肤品和彩妆产品的需求,这些国际化妆品巨头的中国市场还在经历快速增长。
事实上现在的美妆市场各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已转为基于高科技和专利的研发成果的竞争了,国产品牌只能打造更高品质的产品,才能说服消费者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