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美:终于“熬”出头了

来源:日期:2019-04-30 浏览:741

证监会4月30日发布公告称,在当日召开的第十八届发审委2019年第31次、32次工作会议上,广东因赛品牌营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家上会企业的首发申请均获通过。


4e4a20a4462309f7bd79993e7c0e0cf3d7cad683.jpg

从2014年算起,丸美股份在IPO这条路上,已经走了5年时间。这一切,终于在2019年4月30日,落下帷幕,丸美股份终于踏上了A股征程,不过未来依然有更多的考验在等着它。


急迫上市是为何?


丸美股份为何如此急迫上市?对此市场人士众说纷纭,其中一份对赌协议被坊间认为是丸美股份迫切上市的原因。


据悉,2013年5月,丸美与LVMH集团旗下私募基金L Capital签署入股协定,孙怀庆夫妇将10%股份作价3亿元转让L Capital。签订的《协议书》对新股发行限制、股份处置限制、优先购买权、跟随出售权、净利润保证和补偿等条款进行约定。


根据赎回权条款内容:“如果发行人在L Capital成为发行人工商登记在册股东之日起的60个月内未能完成合格上市,则L Capital有权要求孙怀庆、王晓蒲回购其持有的发行人全部股份”。


不过,2017年12月1日,孙怀庆、王晓蒲与L Capital签订的《关于无条件终止<协议书>的协议》约定,不可撤销的无条件终止《协议书》效力,且《协议书》终止后不再恢复。


该协议书的生效说明了丸美股份已经没有对赌的压力了。不过,没了对赌压力的丸美股份,也有自己的隐忧。


如果仅从丸美股份的盈利能力来说,其经营能力不错。


招股书显示,在2015年至2017年,丸美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91亿元、12.08亿元、13.5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81亿元、2.32亿元、3.06亿元。从品牌看,2015年至2017年,丸美品牌营收分别约为10.3亿元、10.38亿元、11.74亿元;春纪品牌营收分别为1.61亿元、1.7亿元、1.76亿元。另据丸美CEO孙怀庆透露,2018年上半年,丸美品牌同比增长19.5%。


从上述的营收情况就可以看出,丸美股份对丸美品牌的依赖。事实上,丸美品牌的营业收入占比一直占据丸美股份整体营收的85%以上。


丸美股份的创始人孙怀庆曾经提过,丸美将通过多个品牌完成品牌金字塔的构建。在金字塔顶端,丸美集团将通过收购策略,打造一个世界级的高端抗衰品牌;在金字塔中端,丸美集团通过现有的丸美品牌打造眼部护理首席品牌。


有意思的是,丸美股份并未持续拓展抗衰老产品,或收购抗衰老品牌,反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彩妆。2017年,丸美股份推出了彩妆品牌“恋火”,来补充目前丸美股份整体彩妆产品不足的现状。


据悉,丸美采取的是控股的形式,与恋火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拥有恋火品牌。不过,从目前来看,该品牌并未引起太大的水花。据更新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彩妆业务只占营收的0.12%。


重销售轻研发


在面临单一产品的丸美,并没有将更多的心思投入在研发上。


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募集资金由上次的“化妆品生产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信息网络技术改造项目”和“研发中心技术改造项目”变为“彩妆产品生产建设项目”、“营销网路建设项目”、“信息网络平台项目”。其中,预计“彩妆产品生产建设项目”投资2.5亿元,建设期2年。


这也意味着,上市以后,丸美将花更多的心思在彩妆的投资上,而“研发中心技术改造项目”已被舍弃。


事实上,丸美股份的营销费用一直以来占比都较高。2015年至2017年,丸美的广告宣传费用支出分别为2.12亿元、3.38亿元和2.9亿元,分别占当年营收的26.22%、27.98%、21.45%,3年广告费用合计9.4亿。


而同期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307.18万元、2479.57万元和2829.62万元,3年研发费用共计7616.37万元。按此计算,3年来,丸美股份广告费用是研发费用的12.34倍。


不仅如此,从更新后的招股书来看,2017年丸美用于研发的投入占比仅为2.09%,研发人员仅有45名;销售人员却高达337人。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