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家门店实现营收35亿港元,莎莎国际扭亏为盈

来源:日期:2023-06-16 浏览:304

  6月15日,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莎莎国际)发布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底业绩公告显示,2023财年莎莎国际实现营业收入3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年内溢利0.58亿港元。

  截止 2023 年 3 月 31 日,莎莎国际经营共 186 家零售店铺。其中,中国內地的店舖总数从77间被理顺并减少 40 间至 37 间;马来西亚70间;澳门特区9间店铺;香港特区减少4间至70间。

微信图片_20230615220858.png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特区线下销售在2023财年度內上升 17.4%,同店销售增加 26.6%,特别是第四季度受惠于游客回归更飆升至 59.3%,与疫情前同期相比,营业额已恢复至约 40%。而中国内地线下销售因受疫情影响下跌 22.9%至 225.2 百万港元。

  线上业务部分,莎莎国际2023年财年线上营业额达 602.0百万港元,按年减少 13.5%,因内地疫情影响导致33.4%的降幅,成为唯一录得下跌的地区。

  总体来看,香港及澳门地区是莎莎国际营收的主要来源,占总营收的74.4%,实现营业收入26.03亿港元,内地实现营收5.2亿港元。

  另据同日发布的2023/24财年一季度显示,2023年4月1日-6月11日,莎莎国际实现营业收入8.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9%。

  报告期内,香港及澳门特区实现营收7.02亿港元,占集团总营收的82.6%。线下渠道是营收的主要来源,实现营业收入6.65亿港元。内地实现营收0.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7%,占总营收的9%。

微信图片_20230615221951.png

  从财报看,莎莎国际在中国内地的营收表现不及香港及澳门特区。进入内地近20年,但莎莎在内地的存在感越来越低,莎莎高峰时期在内地拥有近80家门店,而现在仅剩下37家。莎莎国际式微因素很多,大环境影响,电商的围剿、还有内地新兴美妆集合店崛起,但总的来说,她的那套旧的零售业逻辑已经失效。

  对于未来,莎莎国际表示,中国内地市场仍然是集团长远策略的核心重点。疫情下的社交距离措施为市场带来的不明朗因素已经消除,集团目前能够按照既定计划营运业务。为提升集团在内地的竞争力,莎莎国际将专业于独家代理品牌,并投放资源去丰富产品线。

  另外,莎莎国际还将进行一个核心策略,提升及培育品牌组合。加强一些独家产品在社交平台的宣传力度,与网红合作,针对目标客户群宣传及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可信度。同时,也将会为指定的独家品牌开设网上品牌旗舰店,协助增加市场知名度,实现度身订造的品牌管理及市场渗透率。

  为配合线下业务,线上业务也将集中资源在集团有致胜优势的独家品牌、并以建立品牌忠诚度和避免直接价格竞争,专注推进OMO策略。

  在服务方面,得益于莎莎国际的独特优势拥有训练有素的专业美容顾问团队,利用微信小程序令莎莎美容顾问与内地顾客联系,提供行业领先的服务。总之,莎莎国际将继续致力开拓新吸纳客源,并通过独家代理品牌更有效地维持顾客忠诚度。

  香港特区作为莎莎国际营收的主要来源,莎莎国际表示,正积极扩大店铺网络并将重心转移至游客区,预计香港特区店铺组合会增加至 82 间。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