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123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广州创尔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尔生物”)首发获通过。
创尔生物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应用活性胶原生物医用材料制备关键技术,进行活性胶原原料、医疗器械及生物护肤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旗下拥有创福康和创尔美两大生物护肤品牌。
研发与营销投入相差10倍!
创尔生物作为一家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科创属性值得关注。但其招股书却显示出该公司研发费用率刚“及格”,也是一家典型的营销型公司。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65.60万元、1100.44万元、1421.70万元、675.6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67%、5.13%、4.70%、5.16%。
公司最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为3287.74万元,最近3年累计营业收入为65216.53万元,最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3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5.04%,略微超过科创板标准的5%,可以说刚过“及格线”。
但从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创尔生物的销售费用分别为7693.66万元、9732.45万元、17117.44万元、6576.82万元,合计约为4亿元,不难看出,创尔生物在营销上的投入远高于研发投入,两者相差了10倍之多。
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创尔生物的营业成本分别为2625.91万元、3504.5万元、4990.17万元、2288.94万元,合计约为1.34亿元。也就是说,上述时间段内,创尔生物合计在买原材料等的成本较销售费用还少了2亿多元。
由此,结合上述创尔生物的销售费用和营业收入,其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0.66%、32.22%、44.72%、37.65%,创尔生物每年至少有3成的收入是用来做营销。
虽然美妆行业销售费用高是常态,但创尔生物的销售费用率在这个行业中也是处于较高水平。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销售费用中第一大支出为线上推广服务,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支出金额分别为1093.24万元、2124.65万元、4657.51万元、2668.63万元,分别占销售费用的19.90%、30.76%、34.40%、54.17%,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这方面的费用上升主要是因创尔生物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以及公司自营平台的销售占大部分。线上推广服务费主要为支付给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费用。这也难怪在上市委会议提出问询的主要问题中,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要求创尔生物说明电商平台如何杜绝刷单、虚构交易等不真实交易的情况。
械字号存监管风险
众所周知,随着明年新条例的实施,国家对于械字号的监管还将更进一步,这对于创尔生物来说,无疑将提高经营风险。
创尔生物旗下目前拥有自主创立的两大品牌创福康和创尔美。前者为械字号,包括胶原贴敷料、胶原蛋白海绵等,产品单价超30元;后者则为妆字号,产品主要以上述生物护肤品为主,销售单价超过25元。
2020年1月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科普:警惕面膜消费陷阱》,官方澄清不存在所谓的“械字号面膜”,不能用“医用面膜”作为名称。“妆字号面膜”不能宣传“医学护肤品”,不能称为“药妆”产品。所谓“械字号面膜”,其实是医用敷料,属于医疗器械范畴。
创尔生物旗下产品是否涉嫌违反《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进行虚假宣传?这一风险也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