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来势汹汹,2020年出现的这只黑天鹅无疑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宏观层面:一是对我国出现重大事件的应急突发解决能力的考验;二是对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的考验;三是对应急处理的流程是否科学的考验;四是对国人危机意识和防护意识的考验;五是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考验;六是中小民营企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如:餐饮、旅游、民宿、实体店铺、娱乐、影视等行业企业的考验。
微观层面:一方面我们根据国家布局的防控令,在家隔离,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多方争取防护物资,解决当前疫区一线医护工作人员的安全救助问题。另一方面,当一部分企业员工为能多放几天假而沾沾自喜时,所有的中小企业老板却在发愁,2020年能不能活下去,自己公司还能撑几个月?
一、疫情时哪些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倒闭的风险?
1、餐饮行业的巨大冲击
日前水木然作者在今日头条发表属名文章,三大餐饮巨头接受采访时,吐露自己的危机。
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全国共有门店约200家,租金两三千万,还有8000名员工,每月工资成本约600万元,相当于每天天一亮,就要支出250万元。如果持续停业,也只能再支撑2个月。西贝董事长贾国龙:西贝共有2万多名员工,一个月工资1.56个亿,现在全国400多家店基本已经暂停,预计春节一个月时间将损失营收7亿-8亿元。目前账上的现金加上贷款最多只能支撑发3个月的工资。
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全国有8000多家直营店,16000多名员工,一个月的工资支出差不多8000多万,持续不营业,也支撑不了多久。此外海底捞也宣布暂停营业,星巴克中国已基本暂时关闭所有门店。其实,真正最难的还不是这些大佬,中国1000多万家餐饮店铺,个体工商户占了95%以上,他们才是最难的,该怎么办?2、旅游业(旅行社)的巨大危机?今年如果没有疫情,应该还会保持8%高速增长,问问身边有多少朋友,春节本来是打算出去旅游的就知道了。但是旅游在疫情之后,还是会迎来春天,只不过短期内国际和长线旅游不会火热,而自驾游和国内乡村游会开始成为新的拐点。3、酒店、宾馆、民宿的巨大冲击
目前宾馆和民宿是暂停营业的,其实哪怕国家放开让你营业,也不会有客人的。宾馆、民宿其实和旅行社一样应该归到旅游业里面去的,何去何从还是要能挺下去。
4、娱乐、影视行业的巨大冲击看电影院、娱乐行业门店关着门,你就知道有多惨了。2020年春节期间,原本有《唐人街探案3》、《囧妈》、《夺冠》、《姜子牙》、《熊出没》等7部影片上映,而且大年初一预售票房就已经达到3亿元,结果“黑天鹅”来了,7部影片全部取消。不过徐峥的《囧妈》在初一网络上线免费播出,也是在探索新的出路。
5、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商的巨大冲击2020年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外贸企业将会面临:一、原有订单取消了;二、因疫情导致无法交付订单,是说可以由政府开具不可抗力因素证明,但难以弥补损失。跨境电商将会面临:海外多国消费者拒收来自中国的包裹和快递,这种现象在直邮B2C的模式中更加显著。6、中小民营制造企业再次面临巨大的冲击在互联网大潮和金融大潮中,实体制造业一直就是干的苦力活,成本越来越高,毛利越来越低。疫情阶段,不能按时开工;疫情过后,资金基本断裂,原材料上涨、招工困难,销售困难,让更多中小民营制造企业不堪重负,出现倒闭潮。7、实体零售业的巨大冲击2003年“非典”过后,让人们开始习惯了线上购买和消费,也成就了淘宝和京东。这次的“新冠”疫情更汹猛,时间跨度更长,让众多实体零售店至今都无法开门营业,即使开门营业也是门可罗雀。8、会展行业的巨大冲击短时间内,国家甚至国际上不会放开和审批同意规模比较大的展会的开馆。9、创业型公司的巨大冲击刚刚初创的企业,建议先盘点一下财务状况,能够支撑多长时间,在此时间内有否新的订单和收入,来确定自己的何去何从。
二、疫情过后,哪些行业会逆势爆发性增长
新冠病毒疫情引起的巨大冲击,如蝴蝶效应一般影响了国民经济,也让一些行业受到重创,特别是我们中小民营企业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但是事物的辩证总有两面性,有给行业带来不利的,也会有行业爆发性的逆势增长。
1、医疗项目、线上微医、医疗保健品、消毒卫生产品将会持续增长此次疫情过后,让我们发现医疗卫生公共设施不完善,病毒确诊方式和产品欠缺和薄弱,在这方面将会有新的增长;线上微医诊疗,在本次疫情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更多人不用几次三番跑医院无果,增强了初诊的快捷性和便捷性。当然医资和体系仍需完善;医疗保健品、消毒卫生产品板块,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全民健康、全民免疫、全民卫生将会成为新常态。2、生命科学上升到一个重要高度人类的生命科学,无论是基因、细胞的研究,还是各项疑难杂症的攻克都会提升到新的高度。人类追求延年益寿一直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3、电商、短视频、游戏、网红直播带货等销售渠道,娱乐项目继续转战线上,不断提升。
4、社区新零售会蓬勃发展,如“叮咚买菜”等。5、线上协同办公成为新常态在疫情期间,大家已经形成了线上协同办公的习惯,工作不受地理空间限制,越来越多的人在家办公、远程办公,996的工作方式将面渐消失。6、同城跑腿服务爆发式增长不出门、少接触、更快捷,得到了全民认可。7、VR/AR等场景式体验,在5G时代发挥到极致打破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壁垒,沉浸式体验即将开始。
8、马云推广的“无人店”得到了空前的认同和发展无人零售、无人餐饮、无人司机、无人售票、无人机配送等科技行业强势崛起,“不见面服务”正在渗透我们每一个人生活。9、实体培训转型线上教育、知识付费迎来新的井喷。刚需化程度加深,线上教育、文化复兴和自信、知识付费,是全民刚需。这次疫情冲击会让众多实体培训机构更长远的思考,如何通过布局线上来抵抗更多潜在的风险,这科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会得到更快的发展。10、网格化篇理,如何深入农村乡村振兴板块和社区管理11、私人心理医生以及各种线上咨询服务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心理辅导和咨询,而线上会是一个增速最快的通路。12、人工智能催生更多的懒人经济13、有机原生态农产品会受追棒疫情过后,大家才懂得了什么该吃,吃什么才能真正健康。我们身体健康高于一切,什么城市是有几套房有多少存款,真的不如农村有一块乐园净土,一桌炫富的山珍海味真的不如一盘有机的绿色水果,一篮原生态的青菜萝卜。14、万物互联,智慧城市的崛起
在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应用方面,浙江因为有阿里巴巴,一直走在全国的先列,这次疫情为什么浙江各方面的反应速度都很快捷有效,这方面也是有一部分原因的。万物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这些产业链上的企业会进入黄金发展期。
三、中小民营企业疫情过后,如何活下去,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1、首先盘点自己的订单,财务资金,不要盲目扩张,缩小投入,确保先活下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2、调整原有的发展战略、布局、销售思路,砍掉广告费用预算,把所有资源集中到能有收益的地方;3、疫情过后,消毒防护产品肯定会产能过剩,不要跟风去投短期火爆的产品和项目上;4、要转变自己的传统思路,销售模式要从线下逐步往线上和体验式深化转型;5、要善于整合资源,从原来的“酒香不怕巷子深”转换到抢占新零售的赛道上;
6、不要找原来太传统的广告策划公司,因为他们的思路太“落后”,而你反而会有“共鸣”,你要和有实战经验且有把控新零售渠道能力的,如钱塘鲲鹏会这样的战略机构和有新零售全案策划经验的,如千卓这样的全案设计策划机构合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在这里,我想和这些中小企业家们说:每一次事件后,总会有企业倒下,也总会有新的商机出现。未雨绸缪,提前做好企业的战略规划,才是当务之急,再小的企业也要做战略。
在这里,我也想和更多的企业员工说:疫情之下,我们作为普通人,至少还有一份基本工资保障,而那些老板和创业者,真的焦虑无比,压力很大,每天都在为资金、贷款、订单、发工资而四处奔波,很多中小企业老板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神经衰弱、失眠、抑郁等一身毛病,现在面对疫情,他们就更难熬了。此刻的他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刻也不能停止,到处找米下锅。在社会组织里,企业是最脆弱的,因为员工一旦拿不到工资,军心不稳,整个团队也会很快丧失战斗力!这对于企业主和创业者来说就是彻夜难眠的心痛。他们还有一个致命的困扰: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做员工的可以撂挑子不干可以跳槽,他们却只能咬牙坚持!要知道,海难覆船时,最倒霉的就是船长了,船员可以逃命,但船长却舍不得他那条船,这也是民营中小企业老板的宿命。
我们期待,此次疫情早一天结束,让我们大家一起,互相守望,共克时艰,守得云开见月明,才能迎接新的挑战!
昨日,刚刚立春。春天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