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筹划近一年半时间的思妍丽收购案宣布终止了。
珠宝饰品商潮宏基在今天忽然宣布终止收购思妍丽,这也是近二个月内终止的第三起收购购。无独有偶,中路股份终止重组膜法世家、华仁药业终止收购韩后、潮宏基终止收购思妍丽给出的理由均是化妆品市场环境发生较大改变、资本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融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等。
难道说,在颜值经济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国化妆品市场的一片火红,资本市场却不看好?
对于很多国内化妆品企业来说,上市是目标。上市之后不仅有充足的资金,更可以借助资本的力量进一步实现研发、渠道和营销等各方面的扩张,还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而目前国内化妆品上市公司并不多,自2004年,两面针登陆A股后时隔13年拉芳才顺利上市,好在丸美今年也算如愿了。目前仍在排队的应当还有毛戈平化妆品、丽人丽妆等日化企业。
从国内A股化妆品上市公司的数量来看,资本市场也对化妆品公司并不热情。
而已上市的日化企业表现,也不尽如人意。除了珀莱雅势头一直强劲之外,索芙特、霸王集团、御家汇、拉芳等大多数上市企业都面临着业绩或者净利润下滑的境遇。
相反,欧美日化美妆企业诸如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公司的美股市值均在500亿美元以上。
事实上,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来看,作为消费升级类商品代表,化妆品的增长势头依然很强劲。那么,资本市场仍然将国内化妆品公司拒之门外的理由无非就是目前整个化妆品行业面临的几大因素:经销渠道模式之困、研发创新之困、化妆品安全之困,以上种种足以让资本市场对化妆品行业持观望态度,缺乏信心。
在中国,化妆品行业历经了高速成长的黄金十年,然而国产化妆品品牌却未能分享到行业红利所带来的巨大收益,其中原因不仅仅是资本市场的缘故,还有更多值得国内日化企业思考。